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劉麗靚)12月22日,由國資委資本運營與收益管理局、中國國新聯合主辦的中國國新成立十周年成果匯報會暨國有資本運營高峰論壇在京舉行。與會嘉賓表示,“兩類公司”已成為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助推器。隨著“兩類公司”改革探索的逐步深入,其功能作用得以有效發揮,未來中央企業層面將基本形成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產業集團的國家出資格局。
“兩類公司”成重要助推器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1家中央企業納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省級國資委有100多家出資企業開展“兩類公司”試點,“兩類公司”已成為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助推器。
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袁野表示,試點以來,中國國新圍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功能定位,探索“資本+人才+技術”輕資產運營模式,通過市場化、專業化的運營,在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保值增值、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重要作用。
國資委資本運營與收益管理局局長李冰表示,隨著“兩類公司”改革探索的逐步深入,其功能作用得以有效發揮,未來中央企業層面將基本形成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產業集團的國家出資格局。其中,運營公司是純粹的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不聚焦特定產業發展,不追求對產業和企業的控制,更加注重提升國有資本效益、提高資本回報水平,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發展,服務中央企業。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認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主要是定位于服務國家的一些重大戰略,聚焦久久為功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運營公司核心問題則是要盤活存量,促進國有資本的優化布局,提高回報率,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同時,國有資本本身也要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格局。
守住自身定位
會上,與會嘉賓就新發展格局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深化改革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助力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展開了討論。
中國誠通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碧新表示,試點以來,中國誠通主要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推動增量的高質量發展,使用基金的手段進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二是通過資產管理來盤活存量,讓“沉睡”的國有資產能夠發揮作用,提升效率。
中國建材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表示,中國建材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一是要做行業引領者,能夠發揮頭雁效應。二是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應通過行業的整合實現平臺效應。三是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要通過改革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中國國新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莫德旺表示,從2016年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以來,中國國新根據國家戰略部署,按照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的綜合性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目標,立足增強國有資本流動性,結合運營公司以財務性持股為主、投資驅動屬性強的特點,構建完善“資本+人才+技術”輕資產運營模式。在投資活動中,中國國新堅持“四不投”,即“看不懂的不投、管不住的不投、夠不著的不投、吃不下的不投”,同時,堅持運營策略的“五個守住”,即守住輕資產運營模式、守住財務性投資為主、守住國新投資生態圈、守住產業鏈高端、守住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環節。運營公司雖然沒有主業限制,但決不能“四面出擊”,在投資方向、行業和領域上應緊緊圍繞生態圈的打造、突出運營重點。(完)
原文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832501957058506&wfr=spider&for=pc
附件下載: 國資國企改革重要助推器!“兩類公司”功能作用日益顯著.jpeg